资本的异化 ——金融贼的祸国之道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异化”曾经是个很热的词。从哲学上分析,会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某人某物某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异己的力量,和原来的自己有了本质区别。
现在“异化”这个词不太热了,但我们却正在目睹一场巨大无比的异化——资本的异化,英美等金融资本发达的国家是重点地区。我国对此已经高度警惕严防死守。了解这个大局势,才能理解我国很多金融、财政方面政策的用意。
资本的本义
从原初意义上来说,资本是辅助性的工具,用来帮助生产顺利进行。某一项产业要开始生产或者扩大生产,肯定需要投资。在金融工具发达以前,企业家只能通过自己以往积攒的钱,或者从亲朋好友等小范围内筹集到的钱,用于投资。
可以想见,这样一来,很多原本有利可图、甚至很有前途的项目,会因为企业家缺乏启动或者扩张资金而胎死腹中。这对社会来说,显然是个损失。
为了弥补这个损失,人们渐渐发展出了金融市场和各种金融工具。在需要投资的企业家和有剩余储蓄的储蓄者之间,金融市场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一手托两家,让企业家可以投资生产,也让储蓄者可以赚到利息。
显然,金融和实体生产之间,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上游应该来自储蓄者,下游则流向生产者。金融业居中,可以赚到利息差和各种手续费。金融的基本模式就是这样。
如果情况一直是这样,就不存在资本的异化。但是,英美等金融发达国家,经过几十上百年的运转,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实中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相对原来“服务于实体生产”角色设置,已经大大异化了,异化到了面目全非天差地别的程度。
资本异化成了什么
上面说了,金融的本质,应该是一手托两家的中介。资金从金融业中流过,流向生产者。这正是“融”这个字的本义。资金不应该大量停留在金融业中,更不应该不外流,只是在金融业中来回流转,那样,就谈不到服务生产了。
打个或许不太合适的例子。
婚姻介绍所给人做媒,陌生男女经过婚姻介绍所牵线,成功以后,二人就出去谈恋爱领证结婚去了,就不继续留在婚姻介绍所里边了。这是正经的婚姻介绍所。婚姻介绍所要服务于婚姻家庭。
如果某婚姻介绍所,陌生男女经它介绍以后,就在婚姻介绍所里行男女之事,不出去了,更不去领证结婚。这就不是婚姻介绍所了,这成妓院了。妓院当然不会服务于婚姻家庭,相反,妓院专门破坏婚姻家庭。
金融的扭曲发展,造成资本的异化,首要的表现就是大量资金在金融市场里空转,不再向外流到生产者那里去。
今天,美国只有15%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其他85%的资金都在金融系统内空转。显然,在美国,资本已经异化了,已经从服务于生产的工具,变成了金融业自身的盈利工具。
那么,金融业是怎么做到这个资本异化的呢?核心词是债务。对金融业来说,债务就是利润的来源,就是一切的基础。对债务就是要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当然,金融业本来就是建立在债务基础上。储蓄者把钱借给银行,他们分别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然后银行把钱以贷款的形式发放给企业家,这时,银行的角色变成了债权人,企业家是债务人。两次借贷之间的利息差,就是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问题在于,当资本发生异化以后,这个原本并不复杂的债务链条,被无数聪明人弄得复杂无比,有时甚至会复杂到全世界谁也看不懂的地步。当然,原理并不复杂,就是把债务链条尽可能变长变多,把债务拆分、打包、组合,然后一次次出售。买家基本上都是其他金融机构。就这样,大量资金停留在金融系统内部,不过不是停滞,而是谁也看不懂的形式高速周转。
聪明人惊喜地发现,如此摆弄操作债务,所得利润惊人,远远超过以往传统的向企业发放贷款。之所以利润惊人,主要原因是他们通过债务及杠杆,事先赚到了未来的钱——债务要过一段时间才偿还。当然,他们得到的,其实只是账面上的利润。不过,从账面上看,利润确实惊人。
惊人的利润,就构成了进一步杠杆操作的条件。然后,债务链条就可以更长更复杂,就可以更多地在账面上赚到未来的钱。
经济金融化
世界上的聪明人,是很多的。看到有人如此轻松快速地大赚钱,这些聪明人怎会坐视不理。他们一定会找到办法也加入赚钱大军的。
于是,各种各样的非金融企业,甚至是纯粹的制造业企业,也纷纷想方设法把头扎进金融业中来分一杯羹。
最典型的是GE(美国通用电气)。在曾经的明星经理人杰克·韦尔奇的领导下,在表面眼花缭乱高深莫测的种种操作之下,GE这家生产核反应堆、矿山设备、发电机、涡轮的制造业公司,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金融公司。事实上,2008年以前,GE是美国最大的非银行金融公司。
通用金融的资产,从2001年3710亿美元,猛增到2008年7000亿美元。看,不就是钱生钱么?大家都是聪明人。你会,我也会嘛。
可惜,这只是账面上的钱,并不像发电机、涡轮、核反应堆那样可以真正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东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GE并不算损失最大的公司,即使如此,接替韦尔奇的GE新任领导人,因为手头缺钱,不得不去找巴菲特,恳求巴菲特能借给他30亿美元救急。
现在,GE的人自嘲说:“我们其实是一家顺便制造东西的金融公司。”他们决心改变这种状况,重新变成一家用技术、用生产实实在在解决人类大问题的公司——就像GE曾经多年做过的那样。至于能不能做到,那就天晓得了。
GE这样做,或许还可以辩解说,传统制造业得利润率实在不理想。为了对股东有个交代,为了保持股价,制造业企业不得不涉足利润丰厚的金融业。但像苹果这样风头正劲的高利润企业呢?他们为什么也如此热衷于钱生钱的游戏呢?
2013年,乔布斯的继任者库克宣布公司要向外借款170亿美元。看上去,这似乎很正常。哪有不借钱不负债的企业呢?但如果你看看苹果公司在银行的存款数量,就会意识到,这事并不正常。
当时,苹果公司在银行的现金存款,高达1450亿美元,同时,每个月有30亿美元的利润进账。可谓财源滚滚数钱数到手软。自家资金如此充足的企业,为何还要对外借债呢?他们怎么会缺钱呢?
如果你认为,企业缺钱才去借钱,借到了钱,赶紧投入研发生产,那你可就太不时髦了。那是资本还没异化时的情况。到了资本异化的时代,都变了。。
在资本异化的时代,越是有钱的公司,越要主动借钱,多多借钱,并且,借来的钱,也不要愚蠢地投入研发与生产,而要投进股市,回购自家股票。这样,股票价格会上涨,股东、库克这样的持股经理人,个人账面的财富都会猛涨。这岂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大好局面。
库克正是这样干的。他们把大量的钱用于回购自家股票。同时,从2001年开始,苹果用于研发的资金占比就持续走低。有钱,就是要花到刀刃上,也就是花在最能钱生钱的领域——金融上。事实上,在2005-2014年间,美国500强公司在这方面花了惊人的6万亿美元。
所以,当我们看到苹果公司已经多年没有开创性的新技术,没有革命性的新产品,根本不必惊讶和意外。同理,当我们看到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业国家美国的实体经济大幅度衰退,金融资产却疯狂膨胀的时候,也不必感到惊讶和意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都符合逻辑。
怎么办?
在《制造者和索取者——金融的崛起与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一书中,作者收集了大量资料,对美国金融业的扭曲发展,和整体经济的金融化,做出了深刻全面的分析。分析不可谓不准确,但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却含含糊糊语焉不详。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虽然看到了经济金融化的巨大弊端,也看到美国国家制度对金融放纵而产生的恶果,但作者并没有跳出“自由市场”的思维框架。既然如此,又怎能找到解决之道呢?
在“利润至上”“股东利益之上”的“自由市场”框架中,企业谋求更高收益,天经地义。苹果借钱回购股票,只要不违法,就无可指责。而他们最终获利丰厚,也就反过来证明这种做法是对的。不但是对的,而且是正当的、有道德的。毕竟,在“自由市场”的框架里,赚到钱,就是做对了。赚得越多,越对,越有道德。
只有跳出“自由市场”的框架,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打破种种既定的思维限制,甚至直指这个框架的核心——利润,才能找到避免资本异化、经济金融化的解决办法。
而这些,正是我国现在很多金融、财政领域政策的用意所在。概括来说就是不忘初心,抓住本源,不被利润信号误导,坚决压制、打击金融泡沫,让那些一心想要钱生钱、追求账面利润,宁可为此放弃正当生产经营的人,在中国无力施展神通。政府要时时用社会整体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来衡量各种金融“戏法”。不正当的,打击压制毫不犹豫。
房住不炒,坚决打击P2P,国企退出房地产市场,银行全面配合国家大政方针,严厉打击虚拟货币等等,都是不顾表面上的利润信号,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为国家社会整体利益负责到底的做法。
这些做法能够及时出台、顺利实施、坚决落实,才是最大的制度优势。在防范资本异化、维护良好的生产环境、压制金融扭曲膨胀上,中国的制度优势,显露无疑。
[美]拉娜·弗洛格尔:《制造者与索取者——金融的崛起与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新华出版社,2017年4月。